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高考命题】“三农”未来发展方向,高考常考的农业专题!

   日期:2024-06-07 03:00:12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2    评论:0    

做农业的人,也许在这几年深有感触,变化太快了。农村人口越来越少了,种地的年轻人都看不到了,人工越来越高了,种地设备也越来越先进了,农产口买卖直接可以在互联网上了……那么未来十年,农业、农村、农民还会有哪些新的变化呢?

1

农业变化

一、农业品牌化

农产品在未来发展中必将经历品牌化,目前笔者接触的很多做有机产品的基地已经非常注重自己产品的品牌化,虽然品牌知名度不高,但至少已经有了这方面 的意识!以黄瓜为例,未来当你去市场买菜,告诉卖菜者“我要一公斤黄瓜”,卖菜者会问:“你要什么牌黄瓜?”并且,因为品种、地域及栽培技术的差异,不同品 牌的黄瓜价格差异会很大。那时农产品有品牌,不同品牌有不同价格将成为常态。

二、农业经营规模化

随着国家土地政策的有序改革,未来十年,经营几亩地的小农户将变得越来越少,中大规模农户将成为主流。而种植几千亩、甚至上万亩地的大规模经营者有,但不会很多。

三、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

良农良品,优质优价。未来十年农产品均价与现在均价相比,大概会上涨5至10倍,现在的农产品加价与二十年前相比,上涨幅度已超过10倍了。这里说的价格上涨不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仅仅是因为农产品品质上升所带来的价值上升。

四、农业智能化

农业智能化,是指在农业领域的微电子和软件的应用。现代农业智能化包含了育种育苗、植物栽种管理、土壤及环境管理、农业科技设施等多个方面实施程序化和计算机软件的参与。

物联网、精准农业等等,未来我们不需要在烈日下辛苦劳作,也许只需要在屋内操作电脑就可以完全实现各种农业生产。

2

农村变化

一、农村的生态农业

虽然很多农村地区依然是青山绿水,但其实水资源和土壤资源的污染已经比较严重了,而且目前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浪费情况也非常严重。所以,提倡和发展环保的、可持续的农业发展项目,提供可以循环发展的绿色有机农业,是农村农业发展的核心方向。在这个方面上创业的农民朋友,可以获得更多的政策扶植。

二、农村有机农业

绿色食品的产生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它必须产自优良的生态环境,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并且实行全程质量控制。我们国家在发展绿色有机农业方面一直都是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制定鼓励政策对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开发实行补贴,提出有关农产品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关税调整、大宗农产品流通、农村信贷、税收等政策建议促进农业项目顺利开展。

现代人更看重的是食物的健康,尤其是对于生活文化水平逐渐提高的人群来说,他们更愿意淘汰速食产品,选择有品质的健康生活。

因为专注所以专业

优质内容值得传播

推荐转发评论留言

欢迎标注来源转载

毫无疑问,有机食品市场前景大好,未来也将成为社会资金的重点投入领域,不少互联网大咖都预见到有机农业的巨大潜力,跻身农村加入农业市场。

三、特色种植户

从国家对家庭农场和农村合作社补贴扶持力度来看,在不久后未来,农村家庭农场和合作社这个行业必然也会受人追捧。

1、从未来农村的农业生产模式来看,这种生产模式能得到政策的支持,也非常切合未来农村的实际生产情况。

2、从消费多元化的趋势来看,在未来,城里消费者的消费会多元化。对于一些特色的水果、蔬菜等农产品需求量会更高。

而像观光农业、绿色农业等等这些农业特色模式,也会获得市场的青睐。

特色种植行业,整体受人追捧是一定的。

四、农村电商

我国城市的电商发展已经比较先进了,但是农村的电商发展还非常滞后。农村互联网的发展,一方面可以把很多产品带到农民家庭里去,一方面也应该帮助农民朋友把自己在农村种植或者养殖的特色产品带给市场。目前,农村电商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将催生很多农民致富。

五、农村物流行业

在我们农村,很多地方的快递就只能到县城或者是乡镇上,而无法送到家中,这也是现在“最后一公里”的困境,但是在未来可能会有所发展,因为我们现在生活越来越好,所以我估计,在未来农村也会享受送到家的快递服务,而且最近几年物流行业发展也是非常迅速的,这也是未来发展的一块哦!

六、农村休闲农业

所谓休闲农业,就是以旅游为主要目的的农业发展方向,尤其是一些距离城市比较近的农村地区,发展休闲农业其实有很大的空间。这是因为城市的快节奏生活,压力大,所以城里人很渴望在城市周边的农村地区有一项可以亲近土地、自然、农产品的休闲生活可以体验。

3

农民

未来农村的农民不再是只有种地一种出路,会衍生出不同的职业。

第一种职业:新农人。所谓新农人就是种田又从商。不再是以前单纯的只会种田的农民角色。新农人的标准是会种田也会互联网销售,农业通过新农人对接互联网,实现互联网+农业。让消费者直接从农民源头购买产品,农民的产品不经过中间环节卖到消费者手中。

如今不少的新农人都是开建自家农场,做生态农业,做绿色产品。以后的农民会逐渐演变成为新农人,消费者可以直接从新农人手里购买到食品,中间商贩会慢慢被淘汰。

第二种职业:农技技术员。未来的农业发展一定是朝着科学和现代化的道路去走,而现代化农业肯定是离不开农技技术人员,是未来农业发展不可或缺的角色之一。农技技术员的工作职责就是为农民提供土地测量,化肥使用指导,种植技术创新,赚取技术服务费,为农业增产。

第三种职业:农村合作社创始人。国家取消农业户口,扩大城镇发展,可以知道以后的农村土地不再是家家户户一亩三分地的形势。而是集中租给专业的企业机构和公司组织。比如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创始人和董事长,这个应该是上面两种职业的综合体。

合作社的形式其实是一种公司组织,旗下应该包含农技技术员、新农人。把分散的农民资源组织起来,利用农技技术员将整合的资源进行统一管理,最后通过新农人的网络技术互联网知识将优质农产品销售出去。

了解未来农业的发展,才能针对未来市场进行新的布局,及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当然,值得肯定的是,农业作为国家大计,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无论怎么变,农业重要地位是不会改变的,做农业都是非常有前途的。

一、高床垄作法的作用:

1.起垄后土壤疏松,土层变厚,利于作物生长;

2.增加受光面积,光照条件好;

3.利于旱季灌溉,雨季排水;

4.增大昼夜温差;

5.垄台阻风,利于集中施肥;

6.低温时,垄沟注水可减少低温冻害影响。

二、某地农产品种类多的原因:

1.地域跨度大,气候差异明显;

2.纬度低,热量充足,利于作物生长

3.地形起伏大,气候垂直差异明显;

4.人类活动影响。

三、轮作的好处:

1.防治病虫害;

2.均衡利用土壤养分;

3.调节土壤肥力;

4.减少农药化肥使用,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5.利于改善作物品质,生产绿色食品。

四、间作和套种的作用:

1.有利于改变农作物单一的局面,实现农业生产结构多元化;

2.提高对市场的适应性,增加农民收入;

3.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4.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一地多用;

5.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

6.形成有利于另一种作物生长的小气候。

五、套袋技术的作用:

1.增加果面光洁度,提高品质,提高经济效益;

2.避免污染,减少病虫害和农药残留;

3.保持果实新鲜度;

4.减少鸟类啄食;

5.防止强光灼伤果实表皮。

六、农业污染的来源:

1.过度适用化肥;

2.温室农业废旧塑料白色污染;

3.焚烧造成的大气污染。

七、其地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

1.有利于增加就业,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活水平;

2.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3.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八、地膜覆盖的优点:

1.保水:减少水分蒸发

2.保土:减少(风、流水)对土壤的侵蚀

3.保温:减少地面热量散失

4.抑制杂草生长和病虫害

5.增加反射光,利于瓜果着色

九、秸秆覆盖的作用:

1.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弱风力,减少土壤侵蚀;

2.积雪保墒;

3.提高土温,防止冻害;

4.抑制土壤盐碱化;

5.秸秆还田,增加土壤肥力

十、鹅卵石对作物的影响:

1.增大昼夜温差,利于有机质积累;

2.防止水分蒸发,利于地表水下渗,减轻次生盐碱化

3.减少土壤侵蚀,保持土壤肥力。

十一、某地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

1.对土地资源、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带来的生态问题(盐碱化,沙漠化,水土流失等)

2.人类过度投入农药化肥造成农产品污染

十二、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1.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

2.加大科技投入,科技兴农;

3.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4.树立品牌意识,提高知名度;

5.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灾能力;

6.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发展生态农业。

十三、影响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因素

1.农产品的产量规模;

2.品种的独特性稀缺性;

3.农产品的质量品质;

4.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

5.上市时间(早或晚均有优势)。

十四、影响农作物品质的因素:

1.气候条件: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生长周期长,利于有机质积累

2.土壤条件:土壤肥沃,土层厚含有某种微量元素;

3.病虫害少:温差大/气候干旱/低温;

4.绿色生产,水质好,污染小

5.技术条件:优质品种,技术先进。

十五、农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

1.光照(强度,时数);

2.热量及昼夜温差;

3.降水(强度、季节性);

4.气象灾害。

十六、某地区农业远离市场的原因:

1.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2.农产品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十七、农作物的复种指数:

1.俄罗斯复种指数低:纬度高,农业生产的热量不足

2.中国复种指数高:纬度低,热量条件好,人均耕地少

3.澳大利亚复种指数低:与农业经济结构有关,混合农业区,小麦牧羊交替进行,实行休耕轮作制。

十八、山谷风对农业的影响:

1.谷风将山谷温度较高的气流带到山坡,增温,使山坡上果树发芽开花期提前

2.夜间,山风从山顶吹向山谷,降低坡面温度,减弱呼吸作用,有利于植物养分的积累

3.增大坡面昼夜温差,有利于作物有机质积累

4.谷底易发育河流,水汽充足,吹谷风时,水汽易成云致雨,多雨雾天气,有利于坡面作物生长。

十九、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方向

1.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加大绿化,有计划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

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多种农村经济,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民收入。

二十、循环农业的作用:

1.减少废弃物,提高利用率。

2.沼气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砍伐树林。

3塘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使用,减少土地退化和污染。

二十一、发展"立体农业""生态农业"等等的效益

案例1:南方低山丘陵发展"立体农业"有哪些效益?(土地潜力、农民收入、生态)

①低山丘陵面积大:有利于充分发挥低山丘陵土地资源的潜力;

②人多地少:有利于减少耕地的压力、安置闲暇劳力,增加农民收入;

③生态环境脆弱:有利于改善环境,建立良性生态循环。

二十二、某农产品综合产业链的作用(意义)

1.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2.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3.拓展了农业产业链,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

4.有利于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等。

二十三、生态农业园的好处?

1.延长产业链,增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

2.促进餐饮、生态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3.增加社会就业;

4.废弃物资源化,减少环境污染,使用沼气能源,植被破坏少;使用有机肥料,实现绿色优质。

5.果、草套种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

二十四、分析发展生态农业——新型农业的意义

1.充分利用了自然条件,挖掘了生产潜力;

2.调整了产业结构,建立良好的生产结构;

3.发展了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

4.保护和改善了生态环境;

5.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提高了综合利用。

二十五、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农业生产过程中现问题)

案例:分析生态退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北方干旱荒漠化地区)生态退耕,扩大森林、草原面积,在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2.(南方暴雨山区)在水土流失地区涵养水源,保护水土;

3..(河流中下游洪涝区)生态退耕,扩大湖泊、沼泽面积,增加蒸发量、降水量、径流量,水循环活跃;

4.(人地生态系统)保护生物资源多样性,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二十六、季风气候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利: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

弊:旱涝灾害频繁。

案例1:温带季风气候(黄准海平原)发展棉花种植的影响:

有利条件:①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棉花生长;②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利于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③地形平坦,利于大规模生产;④土质疏松,适于棉株根系向深处伸展。

不利条件:播种期适逢春旱,灌溉水源不足。

案例2:孟拉国人口稠密,在地形、气候条件下,大部分地区形成的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说明该国气候、地形对发展该类型农业的不利影响。

①雨季降水集中(暴雨),地面低平排水不畅,形成洪涝灾害;

②(在水稻生长需水量大时,热带季风气降水变率大)如果雨季来迟、去得早(或降水偏少),形成旱灾。

二十七、农业中的塑料薄膜应用

在农业生产中,常会用到塑料薄膜。地膜覆盖栽培又叫护根栽培,就是将一层薄膜铺设在地表以促农作物生长的一项现代农业技术,能起到保温、保湿、防止土壤板结和肥料流失、灭草、防虫等综合作用,从而改善和调节农作物核心生存的土壤环境,可以使农作物成熟早、品质好、增产。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1.农业中塑料薄膜的主要作用

塑料薄膜在农业中的作用主要有"提高土温、保持土壤水分、保持土壤疏松、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光照、抑制杂草"的作用,并可使农作物达到早熟的增收目的。

地膜有无色与有色之分,无色地膜即透明地膜,透光率和热辐射率达90%以上,广泛用于低温、保温、增温上。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有色地膜已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薄膜有的直接覆盖在地表,也有的是以大棚的形式出现。

2.各种颜色膜的应用

(1)乳白地膜主要作用:抑制杂草。可较好地解决透明地膜覆盖草害严重的问题。

(2)绿色地膜的作用:是除草为主、增温为辅。因为绿色地膜对自然光透射有选择性,能抑制杂草叶绿素形成。绿色地膜热辐射透射率明显不如乳白地膜,但比黑色地膜明显要高。

(3)黑色地膜的作用:可以除草降温,还可用于瓜菜的软化栽培。黑色地膜在阳光照射下,本身增温快、湿度高,但传给土壤的热量较少,故增温作用不如透明膜,白天还有降温作用。由于它不透光,因而除草效果显著。

3.地膜覆盖的作用:

(1)冬春提高土温,防止冻害;

(2)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土壤营养,(防止日晒雨淋,水土流失,微生物活动活跃,加速分解有机质);

(3)减少水分蒸发,保水;

(4)增加光照强度,促进光合作用(小水珠和薄膜增加放射光照强度);

(5)防止土壤盐渍化(水盐运动的方向是向下的);

(6)抑制杂草生长;

(7)防风。

4.秸秆覆盖对春小麦的改善作用:

(1)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减少土壤侵蚀;

(2)保留冬季积雪,减少蒸发,改善土壤水分条件;

(3)秸秆覆盖,提高土壤温度,减轻春季冻害;

(4)抑制土壤盐碱化发展;

(5)秸杆还田,增加土壤肥力。

15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推荐关注防失联纯地理知识公众号——谭老师讲地理

注:本文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自我们都爱地理、中学地理研究、中学地理课、匠心地理、轻轻松松学地理、高考地理、讲地又讲理、老丁侃地理、星球地理、如此这般学地理等各地理公众号或文中水印等,在此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内容。

顺手点击文末四符

分享收藏在看点赞

这是我们坚持不断

持续不停更新动力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