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作业  京秦高速  窗帘 

基因“育”见未来,领创少年打卡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

   日期:2025-04-21 16:01:53     来源:北京日报    浏览:0    评论:0    

播下的南瓜子会收获番茄吗?埋下的小麦粒会长出稻穗吗?童年时代各种神奇的想象千千万,随着实践和成长,我们知道了,每粒种子的胚胎深处都珍藏着独属其物种的“神奇密钥”。这个“神奇密钥”就隐藏在细胞核里,一种肉眼看不见、手摸不着的东西——基因,这让万物生长都有了底层的规律。4月19日,领创少年们来到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踏入基因的奇幻世界。

农业农村部生物育种科普教育基地业务负责人李鹭作为本期领航员,为孩子们分享了关于基因的秘密。“同学们可以观察下你和爸爸妈妈,是不是从长相上能看出你们的相似呢?”从引导孩子发现与父母外观和行为的相似与不同,孩子们初步认识到了遗传与变异。李鹭带着孩子们跟着孟德尔的“脚步”,从豌豆身上了解遗传因子;在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中,认识到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从沃森和克里克的研究中,认识了双螺旋结构的DNA。

认识基因只是第一步,李鹭接着带领大家了解了农作物的进化史。人类从万年前通过选择性育种,对农作物进行驯化。从那时起,人类就开始了对生物基因工程的探索。到了现在,我国研究的拥有Bt蛋白的抗虫棉,具有耐除草剂特性的玉米,亲眼见证了科技带来的改变,为孩子们打开了基因工程的世界。

分享结束后,领创少年们来到VR互动体验室,通过运用VR技术,体验了农杆菌介导的玉米遗传转化实验。从建立受体系统、培养和侵染农杆菌,到转化苗的移栽和筛选,三个阶段的虚拟实验,孩子们不仅“亲手”种植出具有抗除草剂特性的玉米,而且了解了生物育种试验的步骤。在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孩子们在实验室用显微镜观察了各种动植物的细胞结构,感受生物多样性。学习了如何处理样本,借助抗原与抗体的高效结合,对玉米进行快速基因检测,成功识别出玉米中的抗除草剂基因。

本次领创少年大讲堂的活动,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加深了对生物育种的理解,也激发了孩子们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和好奇心。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