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正在经受历史罕见的高温热浪“烤验”!
今天是六月的最后一天,东南风吹拂,上海出现碧蓝水晶天。但是,海上清风也压制不了气温,徐汇、宝山、嘉定等区气温突破高温线,市区徐家汇站最高气温定格在35.6℃。截至今天,今夏已经出现了9个高温日,创徐家汇站1873年有气象记录以来6月高温日数之最。
上海中心气象台预报,副热带高压将继续西升加强,未来十天,本市的最高气温维持在高温线以上,高温日、酷暑日正在排队入场。前半周最高气温大多维持在36℃~37℃。到了本周中后期,气温还会进一步走高,尤其是本周末至下周初,连续三天最高气温接近40℃。
最早出现的40℃、史上最多的“40℃+”……上海最近几年的夏天频频刷新1873年来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纪录。天气气候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上海市气象局服务首席邬锐提醒,昨天刚出梅就遇到高温,人的生理和心理都尚未调节过来,很容易中暑。
近年来,上海市气象局联合卫生部门和高校共同开展了多项研究和科普服务。多项研究显示,高温热浪正在侵害人体健康。而上海市气象与健康重点实验室的一项研究表明,根据过去的市民中暑情况,上海地区存在两类容易被忽视的中暑高风险天气:一是“出梅”后首个持续3天及以上的高温天气,这可能与社会、家庭预防措施不充分以及身体机能尚未适应有关;二是白天夜晚气温均较高的天气,统计发现在日最高气温≥35℃和日最低气温≥27℃的天气下,中暑风险远远高于只有白天出现高温的情况。
健康气象专家提醒,市民要关注高温预警情况,减少外出和户外工作时长,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尤其是户外活动要选择合适的时段,避免在上午10时到下午4时紫外线最为强烈的时段运动,容易导致中暑。室内也要及时开启空调,注意室内外温差,空调温度不要过低,尤其是低龄儿童、年迈老人入户和出户最好不要有个适应过程,避免“一冷一热”引发身体不适。此外,不要长时间在车辆等狭小密闭空间休息,尤其注意大人离开时不要将孩子留在车内。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