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一股牛市的味道扑面而来!
虽然大a涨得没有那么出色,但是大宗商品市场是真的涨疯了。
单22号,就有六个商品涨停。
从7月1日到7月22日算:
多晶硅,涨了60%,创下了上市以来的新高;
焦煤,涨了27%,已经收复了上一个季度的跌幅;
玻璃,涨了25%,也已经收复了上一个季度的跌幅;
……
之所以最近大宗商品市场这么牛,跟最近高层的“反内卷运动”密不可分。
7月1日,大会确立了推动落后产能有序减产的计划。
7月18日,工信部发文即将出台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
7月19日,1.2万亿的雅鲁藏布江水电站项目开工,也变相地为去产能工作提供了消化的渠道,基建类大涨。
可以说,站在这个时间点看,大涨的商品、扭扭捏捏上移的股市、极速调整的债市,整体给人一种风险资产牛市已经开始的感觉。
那么,此时此刻牛市真的确立了吗?
笔者以为,至少目前我们应该抱着牛市的思路走!!
理由有二:
其一,资本已经拿真金白银押注,我们不应该拒绝它。
有人觉着,最近的市场完全是由情绪主导,只要供需的基本面没有扭转,它仍然会像之前一样,从哪里涨再跌回哪里。
但是,持有这种想法的人有没有想过:
资本市场反映的是预期,它不在乎眼前产能依然过剩的现实,它聚焦的是未来,上涨打的是提前量。如今商品、股票大涨,反映的难道不是资本对未来过剩会缓解的判断吗?!
其二,时隔一年,利率互换市场“正常化”了。
所谓的利率互换市场,你可以理解为资本对未来利率涨跌的看法。
过去一年,因为很多人都判断未来的利率会越来越低,所以我们时常会见到5年期的年化利率小于1年期的年化利率的情况(比如,前段时间有的银行5年的定存利息竟然比1年的定存利息还低),这在现实经济中是不正常的。
可是,上周五据彭博社汇编的数据,中国五年期利率互换已超过一年期利率互换,并将利差扩大至3个基点。
这表明,利率市场已经开始慢慢正常化了。
正常化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资本认为通胀会慢慢抬升,意味着继续降息的必要性开始滑坡,意味着经济中的正向激励机制开始形成。
虽然你的体感不这么认为,但是资本的嗅觉已经给了答案:牛来了!
所以,我认为针对这波牛市,你可以谨慎但不应该排斥,即便它未来真的错了,资本市场的空头力量也会慢慢用脚投票,届时我们再重新修正我们的判断即可。
那么,接下来我们应该往哪方面布局呢?
笔者以为:方向应该聚焦于高层去产能的行业,并且应该坚持商品第一、股市第二、债市暂时规避的原则(如果你是风险厌恶型选手,配置长期吃票息也没有问题)。(米筐投资)
来源:行业资讯